兰大后勤保障部

二维码

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

  •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

贯彻高校思政会精神

  • 贯彻高校思政会精神

"两学一做"学习教育

聚焦“双一流”建设

  • 聚焦“双一流”建设

兰州大学廉政网

  • 兰州大学廉政网

【喜迎二十大】三服务三育人 做好服务保障 ——党的十八大以来后勤保障部建设成就综述

学校后勤工作伴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,历经了113年的风雨历程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后勤保障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强化“三服务三育人”功能,深入践行“以学生为中心、以教师为主体”的服务理念,顺利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,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
后勤管理体制机制、内部治理结构基本完善

后勤管理体制基本确立。2000年,学校成立后勤管理办公室,设立9个后勤实体,实现了“小机关、多实体”的管理模式。2003年,学校成立后勤管理处、后勤集团,实现甲乙方分离。2018年7月,学校组建成立了后勤保障部,将原后勤管理处部分职能和后勤集团、场馆中心合并,实现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、服务保障职能、经营职能和监督评价职能的统一,形成了“大后勤”的格局。后勤保障部成立以来,根据事业发展需要,不断调整优化组织架构,新成立了维修工程管理办公室、商务中心,最终形成了当前7个办公室、8个中心的保障机制,进一步理顺了科室和中心之间的关系,使后勤保障部内部运行更加顺畅高效,服务监管更加精准有效。

后勤管理制度逐步完善。针对后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内控薄弱环节,通过制度“废、改、留、立”,逐步形成了决策科学、管理高效、保障有力、服务规范、监管到位的制度体系。截至当前,后勤保障部共有各类制度74项,涉及治理决策、人力资源、财务审计、招标采购、资产物资、经营监管、风险防控、安全生产等各方面,有效保证了后勤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
内控机制更加健全。原后勤集团实行三级监督机制,对外由后勤管理处负责监督,对内由安检部和中心内部质检组进行监督,确保了各项服务内容和标准的落实。2019年6月,后勤保障部聘请管理学院专业团队编制了《后勤保障部内部控制手册》,通过制定制度、实施措施和完善程序,合理保障后勤保障部的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,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,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,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,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效率和效果。

人事改革初见成效,财务管理日趋规范

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全面落地。制定了《后勤保障部队伍发展规划(2019-2025年)》,明确了核心团队建设思路,在干部选拔聘任和薪酬分配中打破身份限制;制定《后勤保障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》《后勤保障部科室定岗定编定薪实施方案》等制度,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,进一步畅通了员工晋升渠道,配齐配强管理队伍,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建设。同时,强化员工月度绩效考核,以绩效分配为杠杆推动一流后勤建设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十年来,后勤部门积极探索聘用制员工管理模式,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方式,制定了符合后勤发展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,基层员工工资待遇逐年提升,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,新入职人员素质明显改善,员工队伍更加稳定,离职人员大幅下降。

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。后勤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,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,认真并严格执行学校财经规定和决策部署。在后勤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,制定并出台了《后勤保障部全面预算管理办法》,并在年初与各中心签订了目标任务书,明确各部门经济目标任务,以全面预算为抓手,强化后勤业务工作的计划、实施、考核,提高后勤保障部财务管控能力,形成业财管相融合的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,提升后勤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
保障能力持续增强,服务水平逐年提升

硬件设施不断完善。十年来,学校持续加大后勤投入力度,不断完善和改进基础设施保障条件。2014年6月,后勤集团24小时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投入运行;2014年9月,启用榆中校区玉树苑三楼清真餐厅;2016年,启用医学校区8号学生公寓;2017年,启用榆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;2018年,启用医学实验大楼;2019年,启用理工楼和榆中校区26-28号学生公寓;2020年,启用嘉禾苑、秦岭堂、一分部食堂和榆中校区29-31号学生公寓;2021年启用榆中校区综合楼、陇山堂。同时,学校还利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资金,对后勤负责管理的公共楼宇、场馆、食堂、学生公寓、水电暖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,进一步提升了后勤保障能力。

服务水平持续提升。十年来,后勤部门在各领域持续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,通过完善服务标准、细化服务流程、强化业务培训、加强监督检查等手段,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,师生满意度逐年提高,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一是开放部分校内市场,引入竞争机制,充分激发后勤内部“造血”能力,引进苏州科桥餐饮公司、西安晏煌餐饮公司、泉润百合、郑州老兵餐饮、天香百合等社会餐饮企业,丰富师生就餐需求。二是提升后勤服务条件,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认同感。

①学术交流中心和丹桂苑开设教工自助餐,启用专家楼餐厅,调整桃李食园功能定位,更新食堂设施设备,推出文创月饼、文创雪糕、年菜等,丰富师生就餐需求;

②学生公寓楼内安装直饮水机、洗衣机、吹风机、晾衣架等便民设施,榆中校区学生公寓内新增浴室、自习室等,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;

③更换教学楼教学设施、桌椅、窗帘等,不断提升教学保障能力;

④引进天猫超市、永冠超市、“菜鸟驿站”、中国邮政、共享单车、自助咖啡机和打印机等商家,为师生生活学习提供便利;

⑤对榆中校区萃英山、花海、景观大道及城关校区新知大道周边、丹桂苑周边等环境进行提升和维护,进一步改善了校园环境;

⑥推动实施各家属区旧房改造、加装电梯、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,同时完善家属区服务设施建设,增加了洗车机、饮水机、充电桩等设施,改善教职工生活环境;⑦推动公务用车改革,规范公务用车管理,强化校区通勤保障能力,减少交通安全事故,圆满完成了各类用车保障任务。

干部攻坚克难能力明显提升。面对后勤发展难题和复杂问题,通过多年的教育培养引导,后勤干部主动站位、靠前指挥,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斗争精神明显提升。一是完成了各类拆迁、清退等急难险重任务。完成了榆中校区综合市场、塑料四厂、会宁路商户清退工作;完成了医学天桥下小卖部、二分部小卖部及14号楼西北角违建、一分部视野杂志售卖亭及自行车棚等区域的拆迁工作。二是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各项保障任务。接到临时管控任务后,后勤各级人员闻令而动,第一时间入住校园,班子成员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实行网格化监督管理;管理干部主动担责,深入一线,亲自指挥开展各项防疫工作;一线员工履职尽责、恪尽职守,在师生就餐、学生宿舍管理、公共区域消杀与管理、核酸检测保障、公共设施保障、家属区管理、员工个人防护、物资储备、员工管控、监督检查等方面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失一地、不漏一人。三是深入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切实解决师生员工急难愁盼问题。后勤保障部党委统筹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持续为师生送服务、解难题、办实事,共计收集并解决各类疑难问题61项,不断提升干部谋事创业能力。

信息化、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。随着后勤事业的发展及师生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增加,需要后勤提供更加人性化、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服务。后勤部门不断积极探索,经过多年的努力,建立了一系列适合后勤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系统,如节约型校园监管平台系统、地下管线三维信息系统、地下管网探漏系统、公务用车管理系统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、智慧物业管理系统等,为提升管理水平奠定了数据基础。同时,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节约用工成本,后勤保障部在各个工作区域配备了机械化设备,如扫地车、垃圾清运车、洒水车、送餐车等,进一步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。

2014年,后勤集团荣获“甘肃省国土绿化模范单位”称号。2015年,后勤集团饮食中心被评为“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”。后勤集团荣获兰州市城乡建设局等5家单位联合颁发的“节水型单位”荣誉称号。2016年,后勤集团餐饮中心被评为“高校伙食工作先进集体”。2017年,后勤集团餐饮中心被评为“甘肃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”。后勤集团学生公寓中心荣获“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”。2018年,后勤保障部餐饮中心荣获“健康食堂”等多项荣誉。后勤保障部荣获“城关区2018年度绿化承包单位年度考核优秀单位”。后勤保障部运输服务中心被评为“东岗辖区2018年度交通安全先进单位”。2019年,获得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财政部联合颁发的“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”荣誉称号。2020年,荣获中国教育后勤协会“教育后勤信息化先进单位”荣誉称号。2021年,荣获甘肃省“节水型高校”荣誉称号。荣获中国教育后勤协会“防疫先进单位”荣誉称号。2022年,授予后勤保障部餐饮服务中心甘肃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基地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师生的根本使命,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服务意识, 经过十年的发展,后勤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、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,餐饮、公寓、物业、场馆、运输、商务等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,有效保障了学校科研、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学习的正常开展,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基础。



Copyrights ©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大学后勤保障部  位置坐标  怀旧版

联系我们 电话:0931-8912209 传真:0931-8912209 邮箱:houqb@lzu.edu.cn  陇ICP备10000336号

事业单位